基層勞工:九唔搭八的觀光客

觀乎網上的言論, 是一種反應過剩的狀態。只要有人提出一個問題, 其他人就本能地起鬨 […] (而)「觀光客」的口頭禪是「我自己也搞不清楚」

夏菽 26.11.2023

1)上周到台灣觀光。買了本書, 叫《觀光客的哲學》(唐山, 2023), 作者是日本學者東浩紀。回來一看, 是本哲學書, 與旅遊觀光完全無關。為何叫「觀光客的哲學」?

2)我上堂喜問學生問題。譬如問:兼職是否受ㄑ僱傭條例〉保障?

我會說:答「是」的舉手、答「否」的舉手。然後再問:「不知」的舉手, 最後:沒舉手的舉手。我的答案是:答「不知」的對。

因為ㄑ僱傭條例〉沒有分兼職、全職。是否受保障在乎合約是否夠「4.1.18」(即連續四星期為同一僱主每週工作不少於18小時)。由於我的問題沒有說明這個兼職是否夠「4.1.18」, 所以答案應該是「不知」。

3)我很喜歡用這種方式問問題, 久而久之, 舉手答「不知」的人便多了。

同學便明白到, 答「不知」不是問題。我們的常識常常教我們那些是對, 那些是錯。但如果肯想一想, 便知道資料往往是不夠的, 不應倉卒下結論。

4)我在第一堂的第一個問題往往是問:我有十多年勞工工作經驗, 現在是勞法導師, 你認為我說的勞法準確嗎?大部分同學會說:準確。我會開玩笑說:你們可放學了。

我解釋, 法例不過是一本書, 每個人理解都不同。若有爭議, 交由法庭判決後, 才算定案, 而且起碼是高等法院的判決才算權威, 而高等法院的判決也可以被推翻的。我只是和大家分享我的經驗。若有不同意見, 請提出討論, 因我不一定對。世界太大, 變化太快, 大家都有豐富的人生經驗, 有些事你知我不知。我是來教書, 也是來學習。

5)這跟「觀光客」有甚麼關係?

東浩纪說, 在這個資訊社會, 資訊垂手可得, 我們充滿信心, 只要上網, 便可引用很多數據支持自己的說法。

但實際上, 網络是一個封閉的小圈子, 我們只會(或網絡會引領我們) 尋找志同道合的觀點, 近親繁殖, 而不會認真處理與我們不同的觀點。

過去左翼常強調要重視「他者」, 現已消失得無影無踪。

6)東浩紀說, 觀乎網上的言論, 是一種反應過剩的狀態。只要有人提出一個問題, 其他人就本能地起鬨。甚至只做了簡單的調查, 或自己對問題也不甚清楚, 就開始攻擊謾罵。不會停一停, 想一想。

東浩紀說:知識分子及傳媒, 理應對這種過剩反應提出不同觀點, 擴闊思考才對, 但他們都失守了。

這也是他提出「觀光客」的意思。「觀光客」的口頭禪是「我自己也搞不清楚」。東浩紀說, 觀光客只浮光掠影地觀光, 那不是他一定要去的地方, 只是偶然逛到那裡, 也不會融入當地。他所得的知識, 不過是表面的、有距離的。我們應自覺, 我們都是「觀光客」。

7)我不是要教同學凡事都答「不知道」, 我會解釋因為缺乏那一些資料, 所以不應妄下判斷。我也會解構權威、常識形成的過程, 探討知識與權力的關係。不過以謙虛的心追尋, 不是虛無或躺平。

8)《觀光客的哲學》是哲學書, 不是我能力所及, 有沒有縯釋錯, 我「自己也搞不清楚」。有興趣請自己看看, 看完告訴我。

觀乎網上的言論, 是一種反應過剩的狀態。只要有人提出一個問題, 其他人就本能地起鬨 […] (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