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隨筆:《最後的思辯》1–《金閣寺》

有人說:上帝死了, 人便自由。但亦有人持不同看法, 認為沒了上帝, 人才會變得不自由

夏菽

《金閣寺》(1956) 是三島由紀夫成名作。小說改編自真實故事。1950年京都鹿苑寺(一座佛寺)的金閣, 被年輕僧侶林承賢放火燒了。僧侶被捕後說:因為對金閣的美極為妒忌, 所以把它燒掉。僧侶入獄, 証實患了精神病。

三島以此背景, 寫成小說。據說這位年輕僧侶外形孱弱, 嚴重口吃, 性格內向, 因此對美產生強烈渴求。

小說中, 金碧輝煌的金閣, 是主角溝口(即林承賢) 心中完美形象。在金閣崇高永恆下, 溝口追求完美, 不敢放縱自己, 不敢向愛慕的人表白, 無法和異性發生關係。

後來知道主持嫖妓,師徒反目。主持逐他出寺。是時, 日本經歷戰敗, 一片頹垣敗瓦, 但金閣仍舊金碧輝煌。溝口放火把它燒掉。

三島為何要在小說中將金閣燒毀?

有人說:上帝死了, 人便自由。但亦有人持不同看法, 認為沒了上帝, 人才會變得不自由。意思是說, 人充滿局限, 故藉著上帝之名為所欲為。一旦上帝死了, 人失卻憑藉, 從此陷入有限之中。

建於足利義滿時代的金閣, 代表十四世紀日本南北朝的統一, 亦代表幕府將軍從此凌駕天皇的開始。焚燒金閣代表削除弄權政客, 恢復天皇權威的衝動。

三島經歷戰敗, 美國統治日本的時代。是時, 美國雖保留天皇制度, 但天王變成傀儡,矮小的天皇,在重大場合靠邊站。對三島來說, 這是對日本文化的侮辱, 美國佔領軍不特限制日本傳統文化流傳, 更將日本變成一個不能擁有軍隊, 沒有獨立外交的佔領地。

小說中, 美軍橫行, 侮辱日本婦女。在一片水深火熱中, 金閣依然屹立。於是溝口領悟到, 這種永恆其實只不過是沒有生命的木頭, 永恆不過是假象。又或者說, 因為假, 才會永恆。然而不少日本人, 卻甘心存活在這種狀態之中, 尤其日本民眾的生計, 仍掌握在大財閥手中。焚燒金閣便有強烈的政治含意。

其後在紀錄片《最後的思辯》(攝於1969年), 三島對學生說:我原本以為自己是個激進派, 我一直批判不合理的東西。你們現在卻視我為一個右派。

是時三島反對共產主義, 也反對美國, 痛恨自民黨臣服在美國的管治下, 三島從不接受右派的資助。三島在片中多次強調, 只要學生肯講出「天皇」一詞, 他便會加入左翼學生的佔領行列。

但三島所推崇的天皇概念, 已不再是之前的「政治天皇」制, 三島抨擊「政治天皇」與右派發動戰爭的錯誤。現在三島提出的「文化天皇」, 是藉著天皇帶領, 重建日本文化及國民的自信。

天皇(以金閣作為形象)一直是日本國民心中完美的形象, 三島在戰時就像其他青年一樣願為天皇戰死, 結果僥倖不死, 充滿自責與歉咎。

但日本投降, 政客對美國的佔領不作反抗, 還笑臉迎人。很多日本人對此無法理解。他們無法從經驗加以解釋, 只能精神分裂般地生存, 或直接陷入精神錯亂。

把金閣燒毀就是想放下這個包袱。小說中, 溝口原想在放火後自殺, 最後決定怎樣都得生存下去。

有人說:上帝死了, 人便自由。但亦有人持不同看法, 認為沒了上帝, 人才會變得不自由 夏菽 《金閣寺》(195…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