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反思:七七–記蘆溝橋
- by Admin
蘆溝橋千年之後仍然屹立, 七七只是小插曲。各族群曾經在這橋上南來北往, 中國沒有四分五裂, 是來之不易…
[夏菽] 7.7.2023
走過荃灣德華公園, 見石獅子, 記起今天是七七, 不期然想到蘆溝橋。
蘆溝橋吸引大衆記憶,因1937年「蘆溝橋事變」。當年, 日本借一名士兵失踪為由, 向華北發動全面侵略, 被視為中日八年戰爭之始。
早幾年大陸官方提出新說, 認為日本侵華始於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 即由日本關東軍突襲東北, 並成立滿洲國始。因此應稱為「十五年抗戰」而非「八年抗戰」。
有趣是當年關東軍年輕將領石原莞爾, 在未得日本政府同意下擅自發動「九一八事變」, 成為日本英雄。到「盧溝橋事變」時, 卻反對入侵華北, 因而被調回國, 日後並涉嫌行刺主戰派時任首相東條英機而被捕。亦因如此, 到日本戰敗時, 石原並未列入戰犯之列。世事變幻無常, 凡事皆有因果。
我不是狂熱的民族主義者, 或者算另一種民族主義者吧。蘆溝橋勾起我的, 是中國之所以成為中國的歷史。
我想到的人是意大利人馬可孛羅。
他入中都覲見元世祖忽必烈時, 必然走過蘆溝橋。蘆溝橋是南面入都的主要通道, 始建於金世宗年間。
金世宗就是那位全面漢化, 有「小堯舜」之稱的, 開創「大定盛世」的金國君主。他是首個以中都 (即今天的北京) 為首都的帝王。(若不以统一北方的朝代為限, 則戰國時偏處一方的燕國算是第一個。)
以北京為都的做法, 在金以後, 為元世祖、明成祖、清世祖等仿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之。
不過, 在金之前, 北京 (即燕州) 早已被遼 (契丹) 統治超過百年。燕雲十六州是後唐君主石敬塘在938年割讓給契丹的。石敬塘是「殘唐五代」或「五代十國」時期人, 大唐早已滅亡, 各地軍閥混戰, 民不聊生。
燕州一帶其實早在唐「安史之亂」時已落入胡將安祿山手中。漢唐時期, 燕州一直是北方草原民族、東北狩猎民族, 與中原農耕民族交錯地帶。自「安史之亂」以來, 北方漢人胡化日深。到了宋朝, 頗為「小家」的宋外交人員入遼, 經過燕州一帶, 覺文化不同, 說如入異域。而金人, 尤其是燕雲漢人, 則認為自己才是中原文化正宗。
今天課堂上我提到蘇東坡的詞, 有同學問:是否用粵語唸唐詩宋詞更好聽? 我答這很難說, 因聽慣了就會覺得好聽。但北方普通話受入主中原的塞外民族語言影响 (如蒙古、女真/滿洲、契丹), 南方語言保留較多古中原語法及語音, 所以有所分別。
至於常見網上一些人罔言香港話才是中國的本真語言, 就完全無視歷史了。歷史是由不同族群互相融合創造, 說香港話是真正的中原語言恐怕連香港歷史也搞不清楚了。
蘆溝橋千年之後仍然屹立, 七七只是小插曲。各族群曾經在這橋上南來北往, 中國沒有四分五裂, 是來之不易。現實儘管多方面未如理想, 亦勿輕言中國內爆、分彊裂土等戲言。這將是人民的災難。
各族群可否聯合起來, 在平等互助下, 共踐心中的人間樂土?
蘆溝橋千年之後仍然屹立, 七七只是小插曲。各族群曾經在這橋上南來北往, 中國沒有四分五裂, 是來之不易…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