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討論:菩薩是甚麼?

我們懷有那種慈悲心?若無, 是否適合做基層工作? 是否沉迷以布施來博取掌聲, 以滿足虛榮心?

[夏菽]  25.6.2023

(一)

在佛教裡, 菩薩至少有三種定義:

1)佛陀圓寂後, 有關佛陀早在前世已積累功德的故事(本生), 開始流傳, 故事稱未覺悟成佛前的釋尊為菩薩(尋求覺悟, 追求無尚正覺的人)。

此時, 即在早期佛經中, 菩薩只會用來稱呼釋尊一人(指他的前生)。但這些本生故事, 最初只是民間流傳, 不是釋尊生前說的。

2)佛陀圓寂後, 一些佛弟子希望像釋尊一樣成佛, 他們努力修行, 仿效佛陀前世行善的做法, 希望若干世後, 可積累成佛。

於是菩薩成為大家奮鬥的目標, 不再限指釋尊一人。

3)大乘佛教興起前, 民間佛教已滿天神佛, 於是菩薩又有了新的含意。

大乘佛教認為, 只需具備條件, 人人皆可成佛。但具備這種條件的人只屬少數, 大衆仍流轉在痛苦之中, 於是大乘佛教主張「地狱不空, 誓不成佛」。

菩薩指那些有能力成佛, 卻不捨眾生, 願留在人間普渡衆生的人(甚至不需一定要出家, 不需一定曾聽聞佛法)。

以下我說的是第三種菩薩, 因為我覺得, 街工的組織幹事, 也是菩薩。

(二)

慢慢, 佛教發展出一套培訓菩薩, 稱為「十地菩薩」的理論及方法, 分為十個階梯, 列出每個階段菩薩需學些甚麼, 警惕甚麼。

這套理論認為, 只要肯發願普渡衆生, 並身体力行, 便是菩薩, 進入「菩薩道」。

譬如只要發願 (發「菩提心」), 便進入第一地, 此地的菩薩叫「初發意菩薩」。

第二至第八地, 需學習及實踐不同的東西, 主要是學習「六波羅蜜多」。各派對「六」或「四」「波羅蜜多」有不同定義, 但大部份著重「慈悲」及「智慧」(般若)修練。

因菩薩需心懷「慈悲」才能普渡衆生, 需懂不同方法(「方便」), 才能應對不同根性的人。

「六波羅蜜多」其中一項是「布施」, 即對有需要的人提供各種幫助(甚至献出自己生命)。

但它也提醒訓練中的菩薩, 不要沉迷布施, 也不要寄情於布施中獲得的滿品。

到第九地, 菩薩叫「不退轉菩薩」, 因已得諸法實相, 已得菩薩的所有條件。

第十地是「一生補處菩薩」, 意即菩薩已合格, 但仍選擇此生留在世間服務。

有趣的是, 在每一階段, 訓練都提醒學習中的菩薩要警惕甚麼。

如去到中段, 當菩薩已具備一定能力時, 便警惕他不要驕傲, 不要看不起衆生。

當學習中的菩薩已接近完成訓練時(進入不倒退前), 便提醒學習中的菩薩不要忘其初心, 只為自己未來打算。

(三)

撇開宗教及神話不談, 若我們的組織幹事是菩薩的話, 「菩薩十地」理論便有許多值得我們參考及警惕之處。

我們懷有那種慈悲心?若無, 是否適合做基層工作? 是否沉迷以布施來博取掌聲, 以滿足虛榮心? 是否在求助街坊面前傲慢, 自以為高人一等? 應如何突破?

我個人認為, 這是運動圈中常見毛病。值得每一個人省思。

 

 

我們懷有那種慈悲心?若無, 是否適合做基層工作? 是否沉迷以布施來博取掌聲, 以滿足虛榮心? [夏菽]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