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隨筆:中國農業發展論爭–黃宗智與賀雪峰
- by Admin
大陸一些學者將當前中國農業發展的爭論劃分四派:「自由市場派」、「主流政策派」、「小農經濟派」及「階級分析派」。黃宗智、賀雪峰及溫鐵軍,都被認為屬於「小農派」學者
夏菽 24.8.2018
一、中國農業發展論爭的四派
「自由市場派」主張由市場主導資源,土地自由買賣,農民自由進城,資本自由下鄉,農業走資本(大) 規模經濟。
「主流政策派」則代表著現行政府政策,與「自由市場派」不同在,後者認為目前不具備全面市場化條件,必須保証糧食供應及質量安全,主張先大力扶助百畝以上的農戶成為農業骨幹。
「小農經濟派」(下稱「小農派」) 認為應穩定人數最多的小農為要,主張政府扶助小農及中農(10-20畝)組織合作社 ,認為小農是社會穩定的基石。
「階級分析派」的一些立場與「小農派」相似,都批評「自由市場派」及「主流政策派」,但亦批評「小農派」美化小農的抗市場資本化能力,認為小農人數在資本主義化下正大幅滅少,成為僱工/僱農,農村正空洞化。
以下集中介紹黃宗智、賀雪峰、溫鐵軍三人。由於黃鈺書會介紹溫鐵軍,所以這部分集中說黃宗智及賀雪峰。
二、黃宗智
1986年華裔美藉學者黃宗智的《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中文版在大陸出版。黃宗智認為,中國近代雖有蓬勃的商品經濟,但地少人多,過剩的勞動力仍然投入農業生產,雖令小農式生產日益精緻,但所得剩餘卻被新增人口消耗掉,不似歐洲有大量的農業剩餘可投入商業及工業生產,拉動資本主義發展。黃宗智將中國的情況稱為「內捲化」。
1992年他的《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中文版出版,黃宗智將分析從華北擴展至長三角,時間亦從清末民初延至中華人民共和國。黃宗智使「過密化」一詞,指即使中共採用了革命分田分地的方法,但農村沒有走出「過密化」/「內捲化」陷阱,農業集體化沒有改變這種格局。
有評論批評黃宗智的論點走不出「西方中心論」,及「中國停滯論」。但黃宗智沒有停留在這裏。2010年出版的《中國的隱性農業革命》,認為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提供了一個契機,令農村人口進城打工,舒緩了農村人口壓力;加以城市人口飲食習慣改變 (如從米糧轉向魚肉類及蔬菜) ,農民轉往高增值生產,引發了一場「隱性的農業革命」,並拉動了城鎮工商業發展。
2.1、歷史視野
黃宗智來自加州大學,與美國專門研究中國近代經濟的「加州學派」互有交流,有宏觀的歷史視野,後來又跑到中國做農村實地研究。黃宗智認為,一套合適的農業制度,離不開當地包括人文在內的自然環境,這些「大自然」給人類的稟賦或限制,往往延續很久,超越朝代更替。
譬如在他的分析中,六百年來中國農業格局大體未變,只一步一步走向「內捲化」,無論是經歷改朝換代或社會主義革命,農業格局並無大變。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才去到一個十字路口。可以說,對中國過去幾百年的格局的理解,是他分析當代中國的前提。
「加州學派」熱衷討論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加州學派」學者(如彭慕蘭、法蘭克) 力排當時西方主流學術眾議,而認為中國資本主義在宋代已急速發展,明清更是繁榮無倆。只是中國與西方的資本主義其後走上不同方向。黃宗智認為,這樣的選擇不是任意的,而是各自倚存不同的既有條件進行。
簡單而言,歐洲地多人少,農民擁有相對中國農民幾拾倍土地,可進行具規模的粗放生產 (是後來機械化的前提,直至今天亦如是),而中國不特地少,人口更不斷增加,剩餘人口都投到土地上 (通常是家人及親戚) ,地太小,機械派不上用場。勞動力過多,因沒有其它出路,要增加收成,還是只有投入更多勞動力,邊際報酬日減。
相反,歐洲地主累積盈餘,城鎮興起,帶動其它經濟活動。黃宗智說,這是亞當斯密及馬克思所理解的工業革命背境。
中國則不同,它養活了龐大人口,中國農民亦不斷改良技術,引入新品種(如棉花) ,及結合副業(如養蠶、織布) ,同樣創造了明清商品經濟的繁榮。但它的方向是一步一步走向更「內捲化」(勞勳力的更多投入抵銷了投入勞動力帶來的好處),直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2.2、八十年代農業革命
黃宗智說,從農業經濟的角度,一場堪稱革命的事件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發生,改變了農村幾百年來「內捲化」的格局。這個轉變的發生,是「三大歷史性變遷」的結果。
這三個因素是人口增長的下降、大規模非農業就業的出現,及城鎮化。結果到了2010年,農業就業人口降至兩億。同數量或更多的農民成為農民工離土離鄉。由四九年打後,農村雖不斷改革,但所得的剩餘都由增加的人口所抵銷。即使進行了集體化,仍是「內捲化」格局。
現在農村過剩人口減少 (或轉移了) ,在商品經濟下小農開始有盈餘 (當中不少盈餘又來自「半農及半非農就業」所掙取的工資) 。城鎮發展,又促成農業以外的經濟發展,創造就業。
不過最具深遠意義是,黃宗智說是人口結構變化、城鎮發展及消費習慣改變使農業生產由谷物種植(用地少,但養活許多人) ,轉為肉魚類、蔬果類,令二者與谷物鼎足而立。這種轉變,黃稱為「隱性農業革命」,並令農民的收入大幅度增長。
八十年代的這場農業革命再次塑造了以家庭為主的生產模式。因為肉魚類、蔬果類更需靈活及細心打理,適宜小農式生產多於僱工,當然還有意識形態理由。結果令中國農業的僱工人數只佔全部農業勞動力的3% (不過有學者對此表示懷疑) ,而同樣地狹人多的印度則高達45%,日本則為20%。所以黃稱中國農業為「沒有無產化的資本化」。
2.3、當前情況
黃提出超越「左與右」。一方面他認為當下的小農經濟,首要不是關注生產關係 (僱傭及租佃),而是應關注流通,即如何協助小農戶進入市場的問題。
另一方,黃又批評自開放改革以來,儘管農業得到發展,農村福利制度完全瓦解,大部份勞動者跌入沒有保障的非正規就業中 (農民的非農就業亦陷其中)。而九十年代對外招商,亦是地方政府以違反勞動法規的非正規就業、配以非正規方法徵得廉價土地,及不顧環保等做法來招商引資。
值得注意是,黃十分重視地方政府角色。在黃的歷史分析中,中華帝國既是一中央集權帝國,但同時也是山高皇帝遠,地方權力一直掌握在地方官員及鄉紳手中(黃稱之為「經紀」)。隨著近代中央權力不斷受削弱,地方權力亦由「保護型經紀」(地方的社會領袖) 轉入為只顧贏利不惜破壞地方關係,許多時甚至是不在地的 「贏利型經紀」手中。(「保護型經紀」、「贏利型經紀」及「國家內捲」等概念來自杜贊奇 (Duara) 的《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1989年中文版。杜贊奇認為,近代中國雖努力模仿西方民族國家的制度,但實際上在破壞原有的農村秩序後,現代國家並未建立起來,地方 (尤指縣以下的鄉村) 權力反落入一批「贏利型」代理人手上,令農村破產。)
2.4「小農派」
我們可以「家庭農場討論」瞭解黃宗智的小農立場。黃說2013年中共中央提出發展「家庭農場」,引起廣泛辯論。黃批評中央這幾年的政策是向龍頭大戶傾斜,政府背後理念是以發展大型農產公司帶動農業發展,其背後想像是美國農業模式。現在,政府雖搬出「家庭農場」口號,但實際上指的仍是擁一二百畝的大戶,而非幾畝至幾拾畝的中小戶。
黃批評這些企業只考慮贏利,未能設合中國以小農為主的現況。黃主張政府應大力扶助小農,協助他們在自願情況下組織合作社,以建立市場上的連繫 (而不是躍進式追求大規模的集體化)。他認為應參考日、台的小農戶在日治時期受政府支持推行農業合作運勳,組織合作社及農會的經驗,其後在美國影響下進行民主化,令農民在地方政治中佔有位置。
黃認為小農比大企業更適宜在地狹人多下進行「小而精」農業,而且小農都是「在地」的,像傳統的農民一樣,他們的生計,會考慮家人及社群因素,而非唯利是圖。但問題是受制於規模,不容易進入市場銷售獲利,只能與中間人進行不公平的買賣 (那些來收購的企業) 。
2.5「階級分析派」對黃宗智的批評
「階級分析派」的嚴海蓉批評黃宗智低估了農業僱工人數 (她以河鎮高達30%為例) 及指黃等將沒有僱用工人的農戶理解為「非資本主義」實屬錯誤。因這些沒有僱用工人的農戶同樣加入了資本主義農業的生產鍵。她批評黃及賀雪峰等「小農派」低估了資本主義農業的剝削程度。嚴指當下大量小農屈從資本主義而喪失自主性,小農並不如黃所指有強韌的生命力,而是不斷減少。嚴指東南亞及日本原有蓬勃的小農及合作社,現已向下逆轉。以日本為例,自二千年來,農民人數下降40%,農業生產公司則翻了一倍。
「階級分析派」認為農村已兩極分化,小農經濟已瓦解,小農其實已成為半無產者。此派批評「小農派」是民粹主義。
三、賀雪峰
據說「小農派」一名為賀雪峰所創,但他更多自稱為「華中鄉土派」。他的其中一個理論特點,是將地域研究引入農村研究中。
3.1地域研究
賀雪峰將中國農村分為四個地區,認為在解釋中國農村發展時,要注意不同區域的不同反應。
- a) 華北地區: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各省及皖北、蘇北地區
- b) 長江流域:下游的長三角、中游的兩湖平原、下游的川渝地區,及狀況相似的西南及東北漢族地區
- c) 華南地區:福建、廣東、江西、廣西、海南各省及皖南、浙西南、鄂東南、湘南區域
- d) 邊疆地區未在研究範圍內
以下試從三個角度介紹賀雪峰的分析
- 與國家的距離
華北是歷代政權核心,對農村管制嚴密。加以平原無險可據,易受戰爭波動,難成割據。地方豪族慣與政權合作。華南剛好相反,山高黃帝遠,宗族力量強大。
- 農作物情況
華北黃土易開發,但雨水少,旱作為主,居住分散。南方雨水多,以水稻為主,需合力開墾除草,故聚族而居。加以不少從中原逃難而來,更需團結互助。
- 農村社會結構
華北多複姓村,異性互相競爭,同姓各宗亦互相角力,宗族力量不及地方豪強,形成平衡不同勢力的農村權力機構。華南宗族強大,一村同宗同性,祠堂成為權力中心,擁村落一半土地,宗族成最大權力,可對抗朝廷。長江流域本亦移民區域,但接近中原,易受波及。加以近世戰亂以長江流域為核心,宗族力量最弱,農民呈原子化,但交通暢通,不少農民加入會黨及地下宗教組織,最為動盪,亦容易出現「贏利型經紀」。
這幾種情況,經歷近代,直至今日,仍然如此。
3.2 2006取消農業稅後的農村治理
為何2006年政府取消農業稅?綜合一些評論,理由如下:
- 中國經濟體系已建立,稅收來自農業的比例已不重要,尤其以抽取農業剩餘支援工業的歷史使命已過去
- 九十年代地方苛捐雜稅令農民與縣鄉政府關係惡化(其背景是抽取資源推動現代化),貪污腐敗盛行,農民上訪抗稅不絕。「三農問題」被提出
-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一需保護本地農業(政府開始倒過來以工業支援農業),二來亦藉取消農業稅,剌激農民消費,擴大內需
農業稅過去是鄉村建設所需資金的主要來源,儘管取消農業稅後,中央及縣級擴大了對鄉村的支援 (如教育),但地方的公共建設仍需資金,這又有賴鄉鎮村的社會結構是仍健全。
賀雪峰指出農村地區人口大幅減少,尤其年青及有知識的人大量入城,留在農村的多是老人及兒童,過去的社區及宗族結構瓦解,農民生活有所改善,但公共事務無人關心,或落入「贏利型經紀」手中。
3.3中農:正在消失的社會穩定器
賀雪峰指自九十年代農民入城打工,不少土地以廉價租給親友,因而在農村形成一個二十畝左右的中農階層(中國人多地狹,平均每人擁兩畝土地。一戶若有十畝地可過基本生活,但不及入城打工的民工;若擁二十畝則較民工生活好,是農村的中層) 。
但近年土地流轉越來越多,出現一些擁百畝的外來企業;部份則由本村的專業 (如律師) 或行政階層 (如村幹部) 因知預知國家政策而率先致富。土地有價,原有租給中農的土地紛紛轉租給這些大戶,原有的中農便收縮回幾畝至十畝土地。
賀雪峰認為,過去一段時間「中農」扮演了的傳統宗族的角色,他們多屬中年,生活較優悠 (若土地足夠又不貧瘠的話,每戶其實的耕作能力可到30-40畝),留土留鄉,對土地有感情。人面廣,要面子,肯摃起公共事務 (如協助推動教育、改善水利、調解糾紛、主持慶節)。是村中最保守及穩定的力量。現在,這個階層向下流動,充滿怨恨。
而最新崛起,擁地百畝的「中農」(政府文件仍稱他們為「中農」),是政府扶助的首要對象,要助他們成為農業的龍頭企業。他們不少離土離鄉,住在城市,田地只作為一盤生意,他們並不關心農村的處境 (除非與利潤悠關)。
3.4 往何處去
賀雪峰認為:
「這些問題不僅表現在垃圾遍地這種具體事情上,而且表現在人情惡性競爭、住房無序攀比、人際關係變得冷淡、賭博愈益的普遍、地下宗教氾濫等等方面,幾乎涉及農村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層面。正是這些問題聚集起來,呈現出讓人震驚的農村圖景,觸動了每一個春節返鄉的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人。」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一些親族關係密切的農村地區,在面對快速變化的社會現實時,往往能給予正面的回應,如通過族人協商,達成共識,有效地避免人情支出的惡性膨脹。這給我們以啟示,鄉村建設最根本的當是基層組織建設。」
「中農加上留守農村的老人、孩子,形成了一種相對穩定的結構,為國家資源下鄉和農村內生秩序形成提供了可能。」
大陸一些學者將當前中國農業發展的爭論劃分四派:「自由市場派」、「主流政策派」、「小農經濟派」及「階級分析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