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硬件:法西斯主義 (二)

不特排外本土是法西斯主義特色,《向法西斯靠攏:從尼釆到後現代主義》作者理查‧沃林認為,反啟蒙主義亦是法西斯主義的祖宗。從這個角度看,後現代「左膠」也是潛在的法西斯主義

夏菽  21.2.2016

此時此刻討論法西斯主義不是為學習而學習,而是想對近年香港社會運動急劇生成的勇武抗爭及本土排外運動作概念上的省思。當下,已不乏時事評論員以法西斯主義一詞為上述現象命名。工作坊探詢兩個分不開的命題:一是政治命名(它描繪的政治現象是甚麼) ;二是命名的政治(為何這樣命名) 。儘管我們提出問題,卻非有現成答案提供。工作坊沒有專家學者解惑,只是一起學習,一起探討。即使有看法,亦是不同籌劃者的個人思緒。以下介紹,只在表逹個人在工作坊開始前的一點零亂看法。

我的基本入手點是,從行動參與者的階級背景開始分析。但階級分析不應跌入一種機機械論及命定論。前者假設共同背景的人必然有一定共同的政治取向,不會變化;後者假定這群人必然承擔某種預先設定好成功或失敗的歷史角色。在本文,階級是作為一種背景,一個分析的出發點。至於人群朝那個方向前進或分裂,取決於在不同機遇中所做的決定。客觀環境限制了選擇範圍,而非決定其選擇。

曾有許多研究指,小資產階級是義大利法西斯主義運動中堅,但這種觀點不為正統共產主義者接受。後者認為法西斯主義到底是保衛壟斷財團利益,與小資產者利益衝突。一些研究指法西斯主義受到不同階級支持。本文認為幾個觀點並不矛盾。運動經歷不同階段,起先主要由小資產者構成.壯大後,開始吸納不同階級支持者(尤其是恐共者及南方傳統農民,還有大量退伇軍人) 。其後,在有望奪得政權時,得到大財團支持(既利用打擊工人運動,又互相鬥爭–小資產階級初時對大財團極其反感)。

法斯主義興起前夕,小資產階級,還有是受經濟不景打擊下滑的原中產階級,在絕望下作出激烈反抗(大資產階級在危機中獲利,工人階級則形成蓬勃的工人運動及左翼運動,至於站在政治舞台中央代表議會的,是對局勢無能為力的中產階級政黨)。由於政府、議會及主流政黨「無能」,因而小資產者採取街頭直接行動(排外在後期發生)。這些情况,與香港當下相似。

回到香港,從97亜洲金融危機,到03.71大示威,我懷疑除政團的支持者外,小資產者及地位下滑的中產階級嚮應最積極。而雨傘運動及近期的旺角騷動,由於運動形態不同(不再只是星期六日進行),呈現不少失業、自由職業(包括兼職)及學生參與。近年外國社會學稱對這個「群體」為Precariat (有稱為「危險的階級」) ,他們由就業不穏定者構成,對未來充滿焦慮,更由於不屬傳統政黨的群眾,也沒有與政府討價還價的途徑,會走向左右兩邊極端,而且呈現無組織的分散狀態。

義大利學生參與法西斯主義是另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無論是領袖或幹部,法西斯黨年輕化冠絕其它政黨(尤其是執政早期),而且非常重視文化活動,將青年視為國家的未來,將「改變」捧為方針。不過,亦有研究指,法西斯主義本身社會基礎薄弱,無力管治,到頭來需與官僚及財團合作,結果堵塞了讓青年幹部上位及變革的承諾,引致青年又再成為反對力量。意大利向外發動戰爭及跟隨納粹德國的排外政策,正是為了轉移內部矛盾。

工作坊將討論意大利共產主義者葛蘭西分析法西斯主義興起時採用的「凱撒主義」理論。葛蘭西認為,法西斯主義興起在權力真空之中,各主流勢力都虛弱無力解决危機,於是一個原本的邊緣力量乘勢崛起。而一些學者沿著這個觀點分析法西斯主義如何在執政前及執政後與不同勢力折衷。

不過,對香港本土排外應否以法西斯主義命名?個人有所保留。這個留待大家在工作坊上討論。最後補上一筆,不特排外本土是法西斯主義特色,《向法西斯靠攏:從尼釆到後現代主義》作者理查‧沃林認為,反啟蒙主義亦是法西斯主義的祖宗。從這個角度看,後現代「左膠」也是潛在的法西斯主義。是耶?非耶?

不特排外本土是法西斯主義特色,《向法西斯靠攏:從尼釆到後現代主義》作者理查‧沃林認為,反啟蒙主義亦是法西斯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