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勞工:「僱傭條例與勞工社區化–工運課程入門2016」導讀二
- by Admin
工會,以致政府相關的社會福利政策,均未正視零散化社會的局面。畢竟,它們都是同一時代的產物
夏菽 13.6.2016
「後福特社會」與勞法
用「福特社會」來形容香港可能並不恰當,香港從未經歷一個大規模自動化生產的年代,一直以來,香港扮演外判及中介人角色。但香港身處歐美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半) 邊陲位置,當歐美工業國由「福特生產」轉變「後福特生產」時,香港難獨善其身。
1968年當〈僱傭條例〉通過,參考的是英國相關條例,作為對本地民族及階級矛盾爆發後的回應。條例在其後十多年不斷增補擴大。這時英國正處「福特時代」鼎盛期,〈僱傭條例〉似以英國工人為藍本,以長工及全職工人為模摹。但香港作為分判中心,彈性生產連同彈性就業是其特色(即官方所說的靈活生產) ,〈僱傭條例〉並未保障這些佔人數大部份的工人。
像條例內允許賦予工人的權益所反映,都是以為同一僱主工作的年資計算,無視一般工人難以半生或一生受同一僱主聘用(除大企業僱員及公務員外),因而到頭所得,並不足以保障退休及遭受失業打擊之苦。然而退休金及失業保障,這些英國工人在本土享有的權利,香港工人都付之闕如。
70-80年代是香港工業的黄金期,新型工會運動湧現,主力是大企業工會、公務員,及某些受政府資助的中產行業工會如社工、教師。至於一般基層工人,仍只能靠自己,自求多福 (雖然公共房屋起了重要的社會保障作用) 。一般認為,八十年代歐美進入「後福特時期」(戴卓爾夫人在1979年上台) ,一改過去高工資、高消費,工會獲集體談判權的社會共識,而讓位於打擊工會、壓抑工資,將工作外判及合約化的「新自由主義」政策。
長期依賴輕工業產品出口歐美的香港,在英美的「新自由主義」形勢下,進入工業轉型期。過去,冷戰格局下,經濟發達地區一度將生產線轉來香港,曾參與創造了香港工業的黄金歲月。如今,生產線從香港外移,80年代開放改革的中國成為新的目的地。香港失業工人被迫轉入新興的服務業。
九十年代末,香港面對亞洲(國際)金融危機,進入持續衰退期。資本家重整業務,除互相兼併重新洗牌外,亦將風險轉嫁到市民身上。就業模式進一步零散化,兼職、自僱、臨時工、短期合成為「新常態」。過去,只有小資本業務才聘用零散工,今天已成大企業甚至政府及資助部門常規。究其原因,是那套從1968年訂立至今,原則未變的〈僱傭條例〉,只能局部地保障零散工人,為僱主大開方便之門。
而工會,以致政府相關的社會福利政策,均未正視零散化社會的局面。畢竟,它們都是同一時代的產物。
工會,以致政府相關的社會福利政策,均未正視零散化社會的局面。畢竟,它們都是同一時代的產物 夏菽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