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勞工:「僱傭條例與勞工社區化–工運課程入門2016」導讀一 

工會類型

九十年代,東西方冷戰結束,新自由主義稱覇;到二千年,中國崛起,全球工運格局徹底改變

夏菽   2016

(文章內數據只參考網上資料,未經查考及更新,用意只在提供大概情况,歡迎更正)

(1)

在九十年代前,我們常聽說國際工會分成三個陣形,一個是親共產主義的「世界工會聯合會」 (WFTU),一個是親美國的「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 (ICFTU),一個是中間親天主教的「世界勞工聯合會」 (WCL)。

在香港,工會及勞工團體亦相應分為三個陣營,一個是親北京的「香港工會聯合會」(HKFTU),一個是親台灣的「港九工團聯合總會」(HKTUC),一個是獨立的「基督教工業委員會」(CIC)。九十年代,東西方冷戰結束,新自由主義稱覇;到二千年,中國崛起,全球工運格局徹底改變。

在香港,1990年(在八九年「六四事件」後一年) ,在「基督教工業委員會」協助下,「香港職工會聯盟」成立。2006年,在國際上,「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與「世界勞工聯合會」合併為「國際工會聯合會」(ITUC),成為最大工會聯盟。

2014年香港819個僱員工會,代表82萬會員,參與率為23.24%。

目前最大工會聯盟的「工聯會」有190間屬會,會員40萬,擁6個立法會議員和27個區議員。第二大的「職工盟」(HKCTU) 有95間屬會,會員19萬,擁1個立法會議員和2個區議員。而「工團會」已萎縮為30個屬會,1萬名會員。而由獨立轉親「工聯會」,成立於1984年的「港九勞工社團聯會」(FLU) 躍升為第三大工會聯盟,有屬會90個,會員8萬,擁1個立法會議員和1個區議員。公務員的最大工會是1914年成立的「香港政府華員會」,會員7萬。

(2)

模型是一種抽象的分類與概括,只作分析用,不等同複雜流動的現實。這裡將工會分作幾種類型:

一是「政治工會」(或「愛國工會」),它可以,但不一定天天叫口號及參與政治行動,它也可以「非政治」及「蛇齋餅糭」。它的特色是隸屬政權或政黨,沒有自己意志。有些人說,1948年成立,親北京的「工聯會」及1948年成立,親台灣的「工團會」屬此類。

第二類是「業務工會」,它集中為會員謀福利,其它事少關注,重視與管理層關係,重談判多於抗爭。在歐美,這類工會代表主流工人,能爭取一定福利,不少擁集體談判權。有人說,香港的公務員工會多屬此類。

第三類叫「獨立工會」,以别於傳統親台與親北京的左右派 (即不同於第一類) ,成立於1990年的「職工盟」便屬此類。近年「職工盟」的一些人叫自己為「社運工會」。「社運」主要對比第二類工會,強調不會只關心行業廠房權益及放棄抗爭手段。

工會類型 九十年代,東西方冷戰結束,新自由主義稱覇;到二千年,中國崛起,全球工運格局徹底改變 夏菽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