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反思:客家人與革命

洪秀全、 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 李登輝….除了同是男人及中國人外, 還有那些共同點?答案是:客家人

夏菽   23.9.2021

之前的筆記介紹過紅軍中多客家人, 尤其在湖南、 江西、福建交界的中央蘇維埃地區, 更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客家人源自千百年來的中原漢人, 為逃避戰火, 一波一波南來。他們來到南方, 向本地地主租佃耕地, 常因土地貧脊或地稅過高而流離失所, 或避居山區, 與本地人常處緊張狀態。

而一些成功聚居的客家族群, 與本地族群產生競爭關係, 形成所謂「客家佔地主」現象。以早期參加南方紅軍的客家人為例, 除了貧農及半無產階級外, 亦不乏中小地主及讀書人。他們在社會地位上, 無論有錢或無錢, 皆屬社會低層。

其實上世紀三十年代紅軍的「客家人現象」已是尾水。早在中共誕生前一百年間, 便產生過不少土客衝突。最為史家注意是十九世紀中葉廣東的天地會及其分支紅兵之亂。及之後發生延續12年的廣東土客大械鬥(包括香港)。

天地會與太平天國有聯擊,太平軍在廣西起事, 它的核心人物基乎都是客家人。

我剛看了一位伊朗人顧朋的博士論文(他在台灣留學, 論文名稱〈客家與近代中國革命之關係–以太平天國與辛亥革命為例〉2015年), 就是研究這個議題。他提出一個問題: 洪秀全、 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 李登輝….除了同是男人及中國人外, 還有那些共同點?答案是:客家人。

顧朋的觀點令我耳目一新, 他認為客家人不断參與涉及民族國家的革命,是因為客家人一直被本地人「污名化」(不同於早期以羅香林為代表的看法, 這種看法認為客家人是民族主義的支持者的看法。認為由於客家人為逃避元蒙、滿清而逃難南方, 因此有很強的漢民族主義因子)。顧朋發現, 在太平天國「作亂」時, 客家人被稱為「匪」, 但在太平天國平定後, 在土客冲突中, 客家人進一步被稱為「犵」, 被土人視之為夷蠻或漢夷雜種。此種污名化尤發生在客械鬥之後。

客家人長期面對排斥及污名化, 因此願意參加推翻現狀的運動、強調人人平等的宗教, 及以漢族為本位的民族主義革命, 以証明自己為漢族一員。

顧朋的重點在分析太平天國及辛亥革命中的客家人。顧朋指, 太平軍除了天王及東南西北異王等重要領導人為客家人外, 其餘較低級的將領不少亦是客家人。所以太平天國內瀰漫一片客家文化。

譬如太平軍的女兵女將非常活躍, 因客家婦女平常參與農務, 都不紮腳, 尤為衛道之士所深惡痛絕。又譬如「天朝田畝制度」反映的是無地的客家貧農的希望。而不分族群財富, 人人都享天堂庇蔭更是客家人的夢想。

甚至有學者認為, 太平天國最後的失敗,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太堅守客家人化, 結果無法爭取到更廣大群眾的支持。

我覺得太平天國這些限制, 與中共早期面對的問題亦十分相似。至於中共其後如何走出這個限制, 需另文继續探索。

至於辛亥革命中的客家人,我只看了論文的一部份, 大致因孫中山是客家人, 加以海外華僑亦多客家人(不少是移工後代), 所以興中會及同盟會多客家人。不過最為重要是革命的力量誕生在南方, 那些長期被污名化的族群便努力投入反滿復漢及建立(漢人)民族主義的革命上, 藉此証明自己具有漢人的身份。

那為何中共後來能繞過這個土客之爭的怪圈呢?這留待進一步探索, 不過文中提過一些論點可稍作討論, 就是本土的力量來自源遠流長的宗族, 及由此建立起的宗祠、學校及宗教禮儀, 所以在土客之爭中, 本土力量往往大於缺乏這種基礎的客族。而傳統科舉制度又以地域為限, 散居山區及流徙的客族難以透過中舉獲得功名以改善地位。

清末, 科舉首先被廢除, 客家人透過與外國人的接觸(客家人較易接受基督教), 接受西式教育及到海外工作, 而突破了框框。現在, 他們只欠一個對污名化的平反。

洪秀全、 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 李登輝….除了同是男人及中國人外, 還有那些共同點?答案是:客…